想給寶寶吃魚又怕不安全嗎?1張圖表教你如何安心選魚

         許多爸媽在寶寶6個月之後,會開始嘗試餵食副食品給寶寶,不管是自己動手做還是買現成回來覆熱,都想讓寶寶開始咀嚼有顆粒的食物,也能從中獲取養分。在眾多的原型食材中,最被大家矚目的就是魚類食材了,新手爸媽可能知道吃魚對人體很好,所以瘋狂餵食有關魚類的食物,但實際哪裡好,又或者該注意什麼其實都不瞭解,以下就分幾點介紹:

寶寶吃魚對健康有哪些益處

         魚類是優質的蛋白質來源,且相較於其他肉類,魚類的飽和脂肪含量低,且富含不飽和脂肪omega-3脂肪酸(包含EPA及DHA),因為是大腦神經元組成的因子,有助於胎兒及幼兒的發展及防護力,並對心血管和對抗體內發炎的情況都有好處,且可以降低產生肥胖的風險。除此之外,魚類當中也含有維生素B12和維生素D,以及礦物質鐵、鋅及碘,對幼兒及孕婦都很重要。

 

不是每個魚類都對寶寶好,重金屬含量要顧到

         雖說魚類具有豐富的營養素,但也要考慮環境因素所造成的重金屬風險所在,如深海大型魚類因位在食物鏈高階,所以體內容易累積重金屬汙染物,在2020年2月衛福部食藥署公布2019年度食品中重金屬後市場監測結果,其中在153件水產品中就驗出兩件大型魚類的重金屬超標,並表示體重50公斤的人一周吃深海魚不宜超過半個巴掌大,孕婦與幼兒則應避免食用。

 

除了要吃好,還要注意吃多少

        根據台灣食藥署公告:每份魚類約35公克(約成人三根手指併攏之大小及厚度),若是成人,每週建議攝食量7-9份各種魚類;4-6 歲兒童每週建議攝食量3份各種魚類;6個月-3歲兒童,魚類每週建議攝食量為2份魚類
        以寶寶為例,根據美國FDA公告將海鮮分為嬰幼兒三種食用建議等級,「最優選擇」為一週可以食用2-3份為主,如:扇貝、鮭魚、鱈魚…等。「良好選擇」為一週可以食用1份為主,如:鯛魚、鱸魚、石斑魚…等。而「避免選擇」的類別有鯊魚、鮪魚、鮪魚等。

 

 參考:美國 FDA公告
 

總結

         在選擇寶寶的食品時,除了飲食均衡之外,也可以多注意食材本身帶來的好處以及擔憂的點,有些物質雖然人體可以正常代謝掉,但過多攝取也不是好的選擇,更應避免食用遠洋大型魚類,易造成重金屬過高等風險。飯友寶寶粥經過精心研發與配方研究,皆是加入了寶寶可以放心食用「良好選擇」中的魚類食材,將鮭魚寶寶粥中的設定在每包均含1份鮭魚含量,並且產品都會定期送檢,重金屬均有達到衛服部公告「嬰幼兒重金屬規範」限值以內且未檢出,因此飯友寶寶粥除了能讓寶寶在食用時除了可以吃的健康,也幫寶寶健康做把關。

 

滿分鮭魚寶寶粥  重金屬檢驗報告 <未檢出>

 

南瓜小雞寶寶粥  重金屬檢驗報告 <未檢出>

 

貝貝吻魚寶寶粥  重金屬檢驗報告 <未檢出>

已加入購物車
已更新購物車
網路異常,請重新整理